点击查看
时间:2019-04-23
全省工会实施创业就业扶持专项行动以来,直接带动近万人实现就业创业,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认可和职工群众的好评。为全面落实省委关于开展“三深化、三提升”活动要求,更好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省总工会决定,进一步深化全省工会创业就业扶持工作,现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省委、省政府加快转型升级、促进就业创业的工作大局,贯彻落实省工会十三大部署要求,不断深化工会创业就业扶持行动,进一步明确目标、压实责任,集中力量扶持一批工会创业就业的精品项目,努力帮助和带动更多的职工实现创业就业,创造美好生活。
二、拓展扶持对象
(一)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具有创业能力和意愿的职工:
1.纳入全国工会帮扶管理系统的困难职工(含配偶、子女);
2.纳入省级职工困难帮扶救助档案的职工(含配偶、子女);
3.全省因去产能、污染防治等企业的下岗失业、转岗创业的人员(近2年内);
4.曾在非农产业工作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农民工(近2年内)。
(二)吸纳职工就业较多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已正常经营一年以上,能够安排5名以上(一)类对象持续稳定实现就业(必须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
(三)工会组织领办的集体项目。安排符合(一)类对象5人以上,实现集体创业就业。
三、改进扶持方式
按照扩大创业资金规模、降低工会资金风险的原则,今后工会创业就业扶持方式主要以小额贷款贴息为主,适当采用物资支持方式。
(一)小额贷款贴息。
1.运行主体。市县工会为实施小额贷款贴息工作主体,市总工会负责洽谈合作银行,签订合作协议,项目申报、考察、审核、审批、担保、资金管理等事项。
2.贷款规模。个人创业项目贷款额度不超过10万元;集体创业项目贷款额度不超过20万元;扶持企业创业项目贷款额度不超过50万元。
3.贷款期限。每个小额贷款贴息项目的贴息期限为2年,确有需要延期的项目展期1次,展期1年。展期项目的工会贴息额度减半。
4.贴息兑现。工会贴息资金实行“先付后补”,即贷款对象先行支付贷款利息,凭贷款银行开具的利息支付清单向工会申请贴息。
(二)生产资料扶持。对于(一)类扶持对象,所需资金额度较小、且适合生产资料扶持的,可由市、县工会研究确定,所需生产资料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采购配置,价值额度不得超过7000元。
(三)创业平台扶持。由工会提供创业就业孵化阵地,通过对扶持对象进行技术培训或直接安排就业创业,职工困难解决后,周转安排其他扶持对象经营。
四、发挥资金效益
创业就业扶持资金为工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适用范围、标准规范运作,做到依法合规、专款专用,权责清晰、注重效益。
(一)已投入资金的回收。各市、县工会对本级工会创业就业扶持项目的资金使用负主体责任,要保障项目投入资金按期回收,促进专项资金安全运行,避免形成呆坏账。
1.对于资金暂时回收困难的,可延期1年回收;
2.对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市县总工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3.对于确有客观因素造成资金无法收回的,需由市级工会集体研究,作为呆坏账处理,资金额度应控制在全市应回收资金总额的2%。
(二)资金来源和使用。
1.各级财政投入用于工会开展创业就业扶持的资金。
2.各级工会投入回收的资金,省总工会过去投入的扶持资金,回收后由市级工会统一安排使用;市县工会过去投入的扶持资金自主决定。
3.各级工会可每年安排资金预算,用于创业就业扶持。
4.对于回收资金必须用于创业就业扶持、创业就业培训。
(三)资金管理。各市总工会应制定本级工会创业就业扶持专项资金回收管理使用办法,对专项资金的回收、管理、使用作出明确规定。要严格做到专款专用,进行审计监督,并开展绩效评价。
五、加强项目管理
(一)建立项目库。各市工会要对实施的扶持项目建立项目库,实施动态管理。省总将通过内部网络平台,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项目库网上监管。
(二)落实项目责任人。每个扶持项目都要明确有1名基层工会和1名县级工会责任人,项目责任人每季度要实地巡查项目开展情况,了解项目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协调解决,保障扶持项目顺利运营。
(三)定期报告制度。各市总工会每年6月底、12月底前,两次向省总上报本市创业就业扶持项目、资金情况报告和项目汇总表(见附件)。
六、精心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县工会要高度重视,强化责任担当,将创业就业扶持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抓实抓好。要建立健全主要领导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业务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运行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要结合实际谋划工作,创新工作思路模式,确保目标任务明确、措施精准到位。省总工会将定期通报各地工作进展情况,适时组织检查抽查。对于工作成效突出、且资金有较大需求的市县工会,将继续给予资金支持。
(二)选树先进典型。市、县工会要注重培育先进的工会典型,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相互交流、学习借鉴,不断把创业就业扶持工作引向深入。要善于挖掘职工创业就业的成功案例,以身边人、身边事激发和带动更多职工树立信心、增强干劲,提升职工创业就业的效果水平。
(三)加大宣传力度。要充分借助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平台,广泛宣传工会创业就业的扶持政策,吸引更多符合条件的职工参与到工会促进创业就业中来。要及时宣传好的典型经验,充分展示工会组织服务党委、政府促进创业就业工作大局的新成效,营造党政认可、职工欢迎、社会认同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