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

当前位置:首页>>党史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时间:2025-09-25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力量迅速发展并不断壮大,党的建设成为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我们党凭借卓有成效的自身建设,逐步从狭小的空间中走出来,实现了从小党到大党的飞跃,为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深刻总结这一时期党的建设的成就和经验,对于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时代课题

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跟进到什么阶段。抗日战争时期,受国际国内形势影响,党所处的内外环境极其复杂,这成为党的建设必须面对的特殊矛盾和问题。

从国际来看,党的建设受到日本对华侵略和共产国际的双重影响。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矛盾发生变化,一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逐渐变为特别突出特别尖锐的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中日民族矛盾逐渐超越国内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党的中心任务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转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与此同时,还必须正确处理好与国民党的关系。1935年7月,共产国际强调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这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推动作用。由于受共产国际“左”倾指导思想影响,党内出现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国民党大举进攻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挫折。遵义会议后,党开启了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也为党独立自主推进自身建设创造了条件。

从国内来看,党的建设主要受与国民党复杂关系的影响。为挽救民族危亡,党必须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如何汲取第一次国共合作教训、保持党的独立自主,是这一时期党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方针,加紧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实施“围剿”,后来尽管在日本侵华步步紧逼下接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并在西安事变后同意与我党合作,但从未放弃分化瓦解我党的企图。如何应对这一局面,是党的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

从党内来看,主要是适应抗战需要推进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九一八事变后,党内存在着严重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错误。遵义会议虽纠正了“左”倾路线,但教条主义残余尚未肃清。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党的活动范围迅速扩大,党的组织得到极大发展,党员人数大量增加,但是新党员中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老党员也存在着进一步提高思想觉悟的问题,如何在民族解放战争中建设一个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显得尤为重要。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建设的重大成就

着眼于解决以上时代课题,党成功实施了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取得了重大成就,将党建设成为了一个日益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在党的领导方面,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核心地位,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抗日战争提供了强有力指导。这是这一时期党的建设取得的最大成就。首先,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的关键转折。遵义会议批判了“左”倾错误路线,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全民族抗战爆发后这一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毛泽东同志以其深邃的战略眼光,领导党制定并执行正确的战略方针,确保我们党在极其艰难复杂的局势下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其次,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正式形成,彰显了党的杰出领导力。他们领导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发展,制定全面抗战路线,提出持久战战略,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为抗战胜利发挥了强有力的政策引领作用。第三,依靠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党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在党的领导下,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19块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战略支撑;巩固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扩大了抗战的社会基础;通过减租减息、发展生产,改善了根据地人民生活。党成为凝聚民族意志、支撑抗战大局的核心力量。

在思想建设方面,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抗日战争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为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首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抗日战争期间,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关于中国革命的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党的七大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为全民族抗战提供了科学指引,特别是在总结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基础上,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动力和前途等重大问题,使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各个方面展开并形成了理论体系,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方向和道路。其次,坚持以毛泽东思想武装全党。延安整风运动纠正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和右倾错误,确立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以毛泽东思想教育全体党员干部,巩固了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的团结统一。

在组织建设方面,明确并全面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保证了党的步调和行动的高度一致;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形成了领导抗战的骨干力量;积极壮大党组织,为夺取抗战胜利和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首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明确并全面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确保了党中央权威和全党的高度团结统一。党坚持在发扬党内民主的基础上实现集中统一,鼓励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党内事务,形成了既有民主氛围、又有铁的纪律的良好政治局面。通过健全组织生活制度和严明组织纪律,党在极端复杂环境下保持了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其次,坚持“任人唯贤”干部路线,大力培养和选拔一大批忠诚坚定、作风优良的干部,注重通过实际斗争培养、锻炼、考察和提拔干部,使大批干部成为党和军队的骨干,在敌后战场指挥抗战、动员群众、建设根据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党团结人民、战胜强敌的中坚力量。第三,大力吸收先进分子加入党组织,注重发展新党员,推动党的队伍不断壮大。1938年3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提出“大量的十百倍的发展党员”,党员人数由全民族抗战爆发前的4万多人,迅速增长到党的七大召开时的121万多人。通过严格入党程序、思想教育和组织培养,确保新党员在政治上思想上与党保持一致,在敌后战场和根据地建设中成为抗战先锋和骨干力量。

在作风建设方面,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以及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纠正了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等不良作风,树立了党的良好形象,为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首先,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历史上首次提出“党风”概念,明确将作风建设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并列,强调党的作风建设对革命事业的重大作用。其次,形成了“三大作风”。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面,要求全党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确保政策符合实际。在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方面,强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在自我批评方面,强调通过坦诚地自我批评解决矛盾和问题,增强党的团结。这些使党始终保持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密切了党群关系。第三,纠正了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等不良作风。延安整风运动通过开展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清除了长期存在的不良作风,极大地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执行力,提升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成功打造了党的良好形象,吸引大量工农群众和知识分子加入和支持革命。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建设的经验启示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建设,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总结,揭示了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建设为什么成功,在未来怎样继续成功的深刻道理,对于新时代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确立坚强领导核心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保证。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紧要。领导核心的确立,是确保党高度团结统一、形成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根本所在。抗日战争时期,党之所以能够在复杂形势下始终沿着正确道路前进,根本在于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核心地位。在这一时期确立毛泽东同志作为党的领导核心,统一了全党思想,凝聚了全党意志,确保了党在民族解放事业中的中流砥柱地位。历史表明,党的领导核心,是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以党的坚强领导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坚持围绕党的政治路线推进党的建设。政治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决定着党的建设方向和党的事业成败。抗日战争时期,党形成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政治路线。党始终坚持以这一政治路线为统领引领和带动党的建设实践,确立“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这一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毛泽东同志总结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就是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重要法宝,党的建设必须与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紧密结合。正确处理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才能推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历史启示我们,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历来是同党的历史任务,同党为实现这些任务确立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联系在一起的。新时代新征程,必须紧紧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这一中心任务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坚持以自我革命精神持续推进党的建设。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在极端艰难困苦的历史境遇中愈挫愈奋、百炼成钢,始终充满朝气和活力,就在于其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始终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同违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不良现象作斗争。通过延安整风运动这一党的自我革命的重大实践,坚决纠正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等不良作风。历史充分证明,只有坚持自我革命,党才能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才能始终坚强有力。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坚持以系统观念整体推进党的建设。毛泽东同志将党的建设看作是“伟大的工程”。历史表明,党的建设必须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方能取得应有成效。抗日战争时期,党从中心任务和队伍状况出发,重点围绕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推进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党坚持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原则,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通过广泛开展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纠正党内各种错误思想,统一了全党思想,为党在革命斗争中的团结和胜利提供了坚强思想保障。党把组织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来抓,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明组织纪律,注重干部选拔培养,积极发展党员,健全基层党组织,形成了政治坚强、组织严密、行动有力的革命领导力量,为党领导抗战、动员群众、巩固根据地提供了坚实组织保障。党坚持把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形成党的优良作风,坚决纠正不良作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其中,思想建设解决党的思想统一问题,组织建设解决党的行动一致问题,作风建设解决党的形象问题,彼此相互促进,整体推进。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统筹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向纵深发展。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