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生活健康常识

加快推动县乡村养老服务网络有效衔接

来源: 时间:2024-02-25 22:47【字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村养老,是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养老服务的重点和短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亟须推进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加快实现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有效衔接。

   权责明晰是实现有效衔接的前提。农村养老服务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有效运转涉及多个主体,涉及空间场域内主体间如何分工、配合和衔接。因此,首要的是确保各主体的角色定位清晰。可通过出台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主体责任的法律法规或行动方案,厘清县乡村各级主体在养老服务供给过程中的相关职责。主体定位明确、职责清晰,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有效衔接方向才稳、推动力才强。明确了职责,还需要形成有效的机制。我国农村的特殊性在于异质性,各地区要基于本地农村养老实践制定养老服务权责清单,进一步明确各种养老服务模式的服务标准、服务对象和责任主体,同时明确相应的激励与约束举措。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让制度落地生根,推动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部门协同是实现有效衔接的核心要件。农村养老服务的推进,涉及县乡村三个层级以及多个职能部门,如何让各部门有效协同,是主体责任制度落实的必然要求,更是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能否真正有效运转起来的关键所在。当前,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建设不仅涉及养老部门,也涉及民政、卫生、文化等多个部门,且养老服务体系与医疗服务体系相互独立,存在资源信息不对称等情况。因此,有必要在已有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的基础上,推动部门资源信息共享,依托大数据技术,推动实现县乡村各级各部门养老服务数据资源信息跨部门共享、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合作壁垒,汇聚行动合力。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