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
时间:2022-12-09
“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关系。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也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平等观。“做大蛋糕”是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和战略目标,“分好蛋糕”是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和实现途径。2020年我国人均GDP约1.04万美元,刚刚接近全球平均1.09万美元,经济建设任务远未完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不能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立足基本国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努力“分好蛋糕”。只有不断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才有“分”的家底。当前阶段“分好蛋糕”,主要目的不是盲目提高社会福利,而是从现实出发,发挥分配的调节功能和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激发社会活力,挖掘增长潜能,进一步“做大蛋糕”。任何“未富先分”“未富先奢”,超越发展阶段和财力水平的做法都是危险的。
社会富裕与个人富裕的关系。共同富裕既是目标,也是过程。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既不能等,也不能急。干等,会偏离初心使命,扩大收入差距,累积社会矛盾;过急,则会偏离基本路线,压制企业家精神,动摇社会预期。而是应该量力而行,强调实事求是和一切从实际出发。共同富裕不是没有差别的同步、同时富裕,而是社会性总体富裕、全体人民的整体性富裕。每个人的家庭出身、成长环境、知识背景、体力和智力水平各不一样,个人奔向富裕之路也千差万别,无法同时同步。社会富裕是建构在个人富裕基础之上的,但并不囿于个人富裕的差别性,而是可以通过分配、民生等制度设计,推动先富带后富、帮后富,从而实现社会的总体富裕、整体富裕。
消除两极分化与实现共同富裕的关系。消除两极分化和实现共同富裕既有同一性,也有先后性。消除两极分化和实现共同富裕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表现,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先手棋、关键棋、制胜棋。只有不断缩小收入差距,降低基尼系数,消除两极分化,才能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维护社会稳定。一个两极分化严重、财富分配严重不均的社会容易滑向寡头资本和政治腐败,是共同富裕的天敌。因此,当前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工作重点应是消除两极分化,一方面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防止资本野蛮生长,打击食利阶层;另一方面要加快乡村振兴和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自方面对推动实现共同富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走向共同富裕的两只脚,缺一不可。公有制经济因其天然的公共属性,在“共同”上发挥了更加直接的作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国有企业,本身就是为全体国民增加财富,提升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财富总量,并通过按劳分配惠及国民。非公有制经济通过多种分配方式“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本身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与步骤。没有公有制经济作为保障的共同富裕是没有根基的,没有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催化剂的共同富裕是缺乏活性的。所以,我们要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关系。中国式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丰盈的多维度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追求物质财富增长和积累的同时,也极其重视对精神财富的追求,尤其是对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挖掘、传承与创新。精神财富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运动规律与物质财富有很大差别,因此,实现精神层面共同富裕的途径也截然不同。精神是更高层面的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要基于物质财富的基础,但一定程度上又可以跳出物质的束缚与限制,形成更为超然的道德伟力。中国共产党苦难辉煌的百年历史证明,无论是在物质困难还是物质丰盈时期,都可以创造出无比灿烂的精神财富。因此,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要同步推进,且在“共同”上精神财富可适度前行,加快形成适应共同富裕的社会意识、价值观体系和精神氛围。
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关系。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是有效统筹效率与公平,让市场“无形手”和政府“有形手”同时发挥作用。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提升效率促进财富生产,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尤其是通过初次分配推动财富流动,构建实现共同富裕的市场机制。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通过保障公平防止出现两极分化,尤其是通过再分配优化财富运行秩序,构建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保障体系。实现共同富裕中“无形手”作用发挥的关键是要加快推动无障碍经济循环,加快形成市场经济下的平均利润,防止部分经济部门出现财富过度集中和非正常利润现象;“有形手”作用发挥的关键是要加大政府再分配政策的调节力度和精准性,集中更多财力用于兜底,保障和改善民生,防止低收入人群的阶层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