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四史学习教育

从井冈山和苏区革命史中汲取斗争精神力量

来源: 时间:2025-03-26 16:53【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并将“坚持敢于斗争”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党的二十大报告不仅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纳入“三个务必”,而且将“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握的重大原则。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号角,奋进新征程同样离不开伟大斗争。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已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党建课题和时代课题。纵观井冈山和苏区革命史,深入总结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斗争实践,对于新时代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在深化思想认识中磨砺斗争意志,让斗争更有锐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刻认识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从伟大建党精神中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到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中的“艰苦奋斗”,本身就是一部斗争史。在井冈山和苏区革命时期,既有波澜壮阔的军事斗争,又有冲破物资封锁的经济斗争,还有各种复杂严峻的思想政治斗争。无论敌人如何强大、道路如何艰险、挑战如何严峻,党领导人民以坚忍不拔的斗争意志,通过工农武装割据挽救中国革命于危难之中,通过矢志不移的艰苦奋斗让新生的红色政权闯过重重难关。回顾来路,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恩赐的,而是通过不断斗争取得的。展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必须深化思想认识,磨砺斗争意志,以更加主动的精神开展斗争。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党之大计”,对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对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对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对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对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

在坚定理想信念中站稳人民立场,让斗争更有志气。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坚定执着追理想”是井冈山精神的突出内涵,“坚定信念”“一心为民”“无私奉献”是苏区精神的重要内涵,都是对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传承和发展。苏区时期,毛泽东同志强调“组织革命战争,改良群众生活,这是我们的两大任务”,把关心群众生活提到了十分重要的高度。正是出于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苏维埃共和国的美好憧憬、对人民群众翻身做主的强烈渴望,党在井冈山和苏区革命中始终保持昂扬斗志和鲜明立场,坚持人民至上,带领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办教育、惠民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教育为例,苏区兴办了三千多所列宁小学,苏区孩子接受教育的比例达到百分之六十(同期国民党统治区做得最好的地区只有百分之十)。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以信仰信念固本培元,以初心使命培根铸魂,不断以伟大斗争的新实践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要一心向党,深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在回望伟大征程取得的辉煌成就中不断增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决心。要始终为民,坚定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解民忧惠民生的实际行动和改革发展的新成效不断赢得人民信赖和拥护。

在加强能力建设中提高斗争艺术,让斗争更有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要注重策略方法,讲求斗争艺术。井冈山革命时期,党坚持实事求是闯新路,深入农村建设革命根据地,在对敌军事斗争中形成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争经验,在建设统一战线中努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黄洋界保卫战中依靠群众这一铜墙铁壁取得了大捷,展现了灵活高超的斗争艺术。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必须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斗争艺术,特别是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把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深入领会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坚持科学指导思想和正确前进方向。要提高科技领域的斗争能力,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反对本本主义,真正做到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要强化群众工作能力,把民心作为最大的政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切实为基层减负,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汇聚同心同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在锤炼党性作风中开展自我革命,让斗争更有骨气。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在井冈山和苏区革命中,党始终注重加强纪律和作风建设,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1928年井冈山“九月洗党”,在当时党员人数并不多的情况下,清退了一大批不合格党员,确保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在荆竹山雷打石,毛泽东同志首次提出了“三大纪律”进而发展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大大增进了军民团结。在苏区流传着一首歌谣,“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穿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从群众的口碑中展现了苏区干部扎根基层、心系群众、艰苦奋斗、忘我工作的优良作风。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必须锤炼党性作风,开展自我革命,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懂法纪、明规矩,知敬畏、存戒惧,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深厚信仰、人民情怀和崇高风范,从中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境界、作风操守,坚定党性立场,加强党性修养。要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不断增强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的自觉自律,以过硬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和能力水平,投身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作者分别系群众杂志社副总编辑,江苏省演艺集团党委副书记)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