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的展柜中,陈列着晋夫烈士的一本笔记本。笔记本整体泛黄,封面上用毛笔写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座右铭。笔记内页是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笔迹潇洒飘逸,所记内容是晋夫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的学思践悟。字里行间,生动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严于律己、坚守初心的自我革命精神。
晋夫,原名吕晋印,1917年出生于河南洛阳。卢沟桥事变后,晋夫投笔从戎赴疆场,誓以碧血荐中华。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到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习,“晋夫”这个化名就是他学习期间取的,并沿用了一生。1940年调至太岳军区,历任军区通讯参谋、特务股股长。1945年后任军区作战科科长、参谋处处长。1947年,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八纵队参谋处处长。在解放战争中,随第八纵队参加了运城战役、临汾战役和晋中战役。1948年11月初受命联络国民党第三十军阵前起义时在太原被捕,不久牺牲于南京。
晋夫的笔记本是国家一级文物,里面百余篇日记和工作笔记翔实地记录了自1944年11月5日以来一年多时间里他的思想和工作动态。这本笔记本是晋夫整风运动时期的内心独白,也是党史的生动注脚、党员初心的历史凭证,向后人展现了整风运动中共产党员以“批评与自我批评”为武器,提升个人思想觉悟和战斗力以及确立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志向的心路历程。
“改正错误,也要有冲锋精神。”整风运动期间,晋夫认识到错误思想和对事物的态度问题是自己造成的,因而背上思想包袱,这不但是自己进步的绊脚石,对党的革命工作也十分不利。于是在反省的过程中,决心以冲锋精神突破自我思想上的难关,改正错误。
受毛泽东同志“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思想的启发,晋夫决心不为过去和现在羁绊,而是开展自我批评,“把自己过去错误事实、思想动机、情绪变化完全真实的暴露出来”,再把它放下来,使精神获得解放。严格按照规定学习中央指定文件,坚持“理论与实际联系,精读文件与零碎反省结合”的方法,大胆怀疑、积极讨论,提出问题、拥护真理,悟出“反省要与文件真正结合”的道理。“对反省中的问题,从分析中若能与文件精神适合。换句话说真正领会到文件的精神与实质,则就真正打通一个问题。做到‘即知即行’则不感困难。”撰写个人“历史与思想简(小)结”,向党汇报自身情况,借此摸清了自己的思想主要特点及其发展特点,并明确了未来的努力方向,“今后努力用巩固进取心工作积极负责的精神,明确为党为群众服务的观点,正确进行思想斗争,克服虚荣、面子、感情等残余思想和不泼辣的工作作风”。
“进步是依靠对党对革命无限忠诚和在思想上不断提高。”除对个人历史、思想问题进行反省,晋夫还针对自己的整风态度进行持续地反思。初期,晋夫认为整风是为解除自身痛苦,后逐渐意识到“单纯的从自己出发来救自己的病,解决不了思想问题”,继而纠正立场,应是“为党的工作、改造全党的利益着想”。
晋夫在笔记中对“个人利益”与“党的利益”的关系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为自己打算就是失败,为党的利益着想就是成功”“只要有个人的私图,即使很小的一点私图,那你在工作中就不能与党的利益做到相融化的程度”。在太岳区党委整风学校时,晋夫看到报纸上刊发的豫西解放区的新闻,萌生回家乡工作的念头。但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倾向,遂进行深刻反思:“革命还未成功,还需要更多的工作要我自己做,那能照顾家庭利益吗?这当然不能,也不应该去照顾自己的家庭的私人利益。”在对这一问题的不断思考与反省中,晋夫对本位主义也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本位主义的根源是个人主义在工作中表现的一种,若个人主义思想去掉了,也不会犯本位主义的。因为这样,他的行动就会受到党的批准后才去进行的,就会克服他的狭小浅近的观点。”事实证明,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完全站在党的立场上”,思想斗争就更深刻,思想进步也会更彻底。
“愿为革命死,为党也光荣。”经过整风运动的洗礼,晋夫逐步树立起“一切都要从党的利益考虑”的坚定信念,并把“是否真正为党的利益而忠心耿耿地把它做好了”作为自己的工作准绳。这样的信念,激励着晋夫为迎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而努力奋斗,后又为了党的事业继续奋战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
1948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山西境内展开全线攻势,包围了太原城。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太原前线委员会了解到,国民党第三十军军长黄樵松是一位爱国将领,遂决定策动其起义。起义事项接洽完成后,第一兵团政治部主任胡耀邦准备亲自进城与黄樵松面谈。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徐向前考虑再三,决定改派晋夫以宣传部部长的身份代替胡耀邦参加面谈。动身前,胡耀邦对他说,“这个任务,要同敌人斗智斗勇,十分艰巨,可能有牺牲生命的危险”。晋夫坚定地表示,“坚决完成任务!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只要党需要,牺牲自己的生命也甘心!”
因黄樵松部下告密,起义计划泄露。1948年11月4日凌晨,晋夫等一行四人刚进太原城即被预伏的国民党宪兵逮捕,被押送到太原绥靖公署,后解送南京进行审判。在南京军法局的审讯中,晋夫慷慨陈词,痛斥敌人。在狱中,他对难友说:“我们要经得起严峻的考验,为人民解放而死,值得!”敌人无计可施,便对晋夫下了毒手。11月27日清晨,晋夫被敌人杀害,年仅三十一岁。听到晋夫英勇就义的消息,胡耀邦尤其悲痛,动情地说:“可以说,晋夫同志是代我牺牲的。”
晋夫在笔记里写道:“增强党性的锻炼不能停留在认识的地步,必须在实践中提高它!”他在革命实践中铸就了坚强的党性,成为真正的共产党员和勇敢无畏的革命战士。他这本历经岁月沧桑、承载历史记忆的笔记本,穿越时空,向我们展示了共产党员勇于自我革命的决心和用心,也让我们读懂了党历经百年仍风华正茂长盛不衰的重要密码。
【本文系2023年南京市文化人才培养对象第八期项目(23BM802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均为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雨花台干部学院、南京新时代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