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维权案例

中国留日高层次人才越来越多,对工资更敏感

来源: 时间:2020-01-02 15:29【字号:    

案例描述

【基本案情】

去过日本的朋友应该都会有一个感觉:走到哪都是中国人,仿佛还是在中国。确实,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这两年在日本的华人人数骤增。据日本法务局最新数据统计,在日华人人数剧增,在全日本近250万常住外国人当中,中国人占了将近70%。这些在日华人都在从事什么工作?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在日华人做得最多的工作是什么? 

  据调查,在日华人从事最多的是三类工作。一个是服务业,就是餐饮店、便利店等服务行业。这个行业目前日本严重缺人,工资不高,但各种苛刻要求一箩筐,愿意干的人越来越少。第二个是建筑工。这个也是日本面临严重人手不足的行业。因为建筑工缺乏,已经影响到了东京奥运会的工期。但这个岗位也是薪资比较高的行业,只是年轻人不太愿意干。大家如想要了解日本建筑工的高薪,可以看一部由二宫和也主演的日剧《飞特族》。原本是无业游民的二宫和也,最后无奈进入了建筑工行业,他的目标是挣100万日元。相当于一个正常上班族4个月的工资。他基本上2个多月就挣到了,也证明了他自己不是废柴,而是可以做好事的。第三个是经销业。中国人向来会做生意,做贸易是天生能手。随着中国国内对日本商品的需求越来越多,不少人都把日本的好产品介绍到中国国内,从中赚钱。

  乍一看,这三类职业都不那么高大上。实际上,近几年,留日的高层次人才越来越多。比如IT,比如商社。日本的IT行业也比较发达,虽然看上去没有中国发展快,但市场需求在亚洲也是数一数二的。

  笔者一些朋友留日后,顺利进入IT公司,当码农,平均月工资很容易就到30万日元以上,比普通上班族要高出5万日元。另外,近年日本的一些国际商社为了拓展世界市场,尤其是深入对接中国市场,也开始大量招收中国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在早稻田、法政等大学毕业后,和日本学生一样通过几次面试,进入商社。一般先从综合职做起,就是“万金油”,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做。然后再转向专业的岗位,磨炼专业技术能力。

  这是一个积极趋势。也反映了中国人劳动力市场的积极变化。以前是没有知识,没有技术,去日本,只能干最苦最累的活,赚点微薄的工资。现在中国赴日人群是有知识、有技术、有能力的新一代中国人,他们开始在日本的中高端行业崭露头角。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人的进步,是推动国家进步最根本的要素。中国要想全面赶超日本,必须一如既往重视教育,改善人口素质。当中国人每一个人都强大了,中国就会真正全面的强大。

  在日工作的华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在日华人里最多的就是永住者,有253978人,占在日华人总人数的1/3。(永住就是永久居留权相当于日本的绿卡)其次是“留学”和“技能实习”,分别为122776人、90613人。

  伴随着在日华人的不断增加,华人的问题也成为整个日本社会不得不面对的课题,就在最近,日本媒体还就在日华人日趋增加一事做了专题报道,名字叫“我的邻居是中国人”,在报道中不难看出,对于很多日本人来说,对中国以及中国人的认识还停留在以前的印象里。在很多日本人的印象中,说起在日居住的中国人不外乎就是勤工俭学的留学生,非法滞留在日本的中国人,普通的上班族,以及中华料理店的厨师或店员。但其实这已经是10年前的情况了,那么现在的在日华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20世纪80-90年代,中日建交以后首批优秀的中国留学生赴日顶尖大学学习,而同一时期的私费留学生大多年龄偏大,由于当时中日工资差特别大(1990年国内一个大学生的月工资大概100元左右,而在日本以时给1000计算,一天打十个小时,一个月30天的话,以当时的汇率大概可以挣24000元人民币)因为消费高所以他们基本上白天上学晚上打工,大多数人都过着非常辛苦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利用留学来日本淘金的,在日本不法滞留打工。

  2000年代,随着日本少子老龄化的推进,日本私立大学开始出现经营困难的状态。为此,很多大学开始大量招收留学生来保证生源,但是因为工资差依然很大(当时国内国企普通员工一个月大概700元人民币左右)仍然有很多留学生拿到签证以后去打工,最有标志的事件就是山形酒田短期大学事件。酒田短期大学位于山形县酒田市,当时为了从中国大量招收留学生,做了许多虚假和夸大宣传,收取了高额学费。学生来日本后本以为可以勤工俭学,没想到学校位置非常偏僻,根本找不到工作,于是一部分学生为了还债不得不到东京等大城市打工。

  2001年末,经日本媒体报道后,引起轩然大波,实际上,这些中国留学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的。201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和日本收入之间的差距也不断缩小,这一代留学生比起80年代来日的留学生,生活状态宽松了很多。有的家庭因为孩子在日本留学甚至会给孩子买一套房子。

  现在的在日华人很多住在东京市内相对高级的公寓里,拥有自己车,在日本上着一流大学。比起前几代的留学生,可以说日子完全不同,现在的留学生的生活状态已经和日本学生相差无几,甚至比地方来东京上学的日本学生还要时尚。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日商业往来更加频繁,因此在日华侨华人企业也开始在日本商业界中崭露头角,中国苏宁电器收购老牌日本电器量贩企业LAOX是个标志性的案例。现在的留学生已经不会单纯为了挣钱而打工,更多的是通过打工了解日本的文化,为以后的就职做准备。

  而少子高龄的日本社会也为了吸引外国人制定了高度人才优遇措施。这也让留学生在日本的生活变得容易了很多。

  日本人眼中,工作中的中国人是怎样的? 

  虽然中国和日本很近,生活习惯上也比较相似,但是在工作方面却存在很大的差别。日本网友就曾对中国人的工作特征,总结出了以下四点。

  第一,日本人认为自己归属于公司,而中国人则认为和企业只能提供个人能力的关系。

  举个非常显著的例子,在酒会上介绍自己时,日本人会说:“我是某某公司的某某”。反正就是介绍自己时,一定会把公司的名字带上。但中国人却不是这样,中国人不认为自己是属于公司的。中国人则认为和企业只能提供个人能力的关系。因为思想的不同,在日企工作的中国员工和日本员工,常常会有分歧。日本人会对中国员工不满:“作为我们的员工,就要对工作负责任。”但是中国人却认为:“我已经很努力了,但还要为公司做到什么地步?”

  而且中国人对于工资的问题也比较敏感。日本人会请求根据上司的评价而提升工资,但是中国人是直接按照自己的工作能力提出加薪。

  第二,日本人很看重上下关系,中国人更重视个人的感情。

  日本人非常在意上司和周围人的认可,但是中国人如果有不满意的事情的话,会直接说出自己意见。如果要说中国人比较在意什么的话,那应该就是自己的上司是否有实力吧!如果他的能力不如自己,不但不会服从指令,有时甚至还会批判上司。如果是日本人的话,就是对上司有不满,也是会极力隐藏这种不满。但中国人这种感情会很明显显露出来。

  第三,比起工作中国人会更重视个人的事情。

  日本人比起私事更注重工作。不管是圣诞节还是新年,只要是工作没有完成的话,日本人都会选择工作放弃过节。但是,中国人倾向于个人优先。他们在工作中考虑的是“如何高效地完成工作,按时回家”。所以对于由于加班错过末班车的日本人,中国人只会说:“又没赶上末班车?真可怜!”因为想法的不同,日本人和中国人之间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对于日本人正常工作结束,请继续加班的要求时,中国人经常会以“因为你们的原因不能让我们延长工作时间加班吧”的理由直接拒绝加班。中国人不一样,他们高效率地处理着自己的工作,对由于别人的原因让自己加班的事,是不能接受的。

  第四,日本人遵守规矩,中国人看重结果。

  日本人工作上有规则,如果缺少这种工作规则的话是非常招日本人讨厌的。每天必须出报告书,必须要以邮件的形式报告,写出的报告书还要使用固定的格式。虽然都认为这是没什么意义的事情,但是因为是规定,并没有人说出来。但是中国人,只问结果,不问过程。因为考虑到如何早点结束工作,报告也是像LINE一样的短消息或者一通电话就解决了。没有人会去写那种看了也可能不明白的报告书或者邮件。同样的结果的话,中国人不太在乎是否遵守规矩这个过程。虽然总是打破规矩,但不得不说也是一种智慧。

【办理过程】

【专家点评】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